案例查詢

目錄切換
目錄切換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7年度訴字第1229號

原   告 陸○○ 

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

複代理人  胡玉龍 

 

被   告 陳○○(兼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訴訟代理人 王○○ 

被   告 陳○○ 

訴訟代理人 陳○○ 

      陳○○ 

追加被告  劉○○ 

      區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兼上3人

訴訟代理人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追加被告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訴訟代理人 陳○○ 

追加被告  張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羅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羅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張劉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劉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劉○○即劉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、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、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、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賴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、賴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賴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、賴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賴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、賴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賴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、賴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 

      賴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、賴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江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羅蘇○○(即被繼承人蘇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林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、陳林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、陳林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 

      王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葉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蘇○○ 

 

      蘇○○ 

 

      陳○○ 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盧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張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陳○○(即被繼承人陳○之繼承人)

 

 

      戴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、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劉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、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劉○○(即被繼承人劉○○、劉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,本院於民國108年5月14日言詞

辯論終結,判決如下:

    主      文

被告及追加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地號土地,如

附圖所示面積473.13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,並將土地交還原告及

全體共有人。

訴訟費用由被告及追加被告連帶負擔。

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壹佰捌拾陸萬零玖佰柒拾捌元為被

告及追加被告供擔保後,得假執行;但被告及追加被告如以新臺

幣伍佰伍拾捌萬貳仟玖佰參拾肆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,得免為假

執行。

    事實及理由

壹、程序事項:

一、本件除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、追加被告陳○○外,其餘追加

    被告經合法通知,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,核無民事

   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,爰依原告之聲請,由其一造

    辯論而為判決。

二、按當事人死亡者,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、遺產管理人或其他

   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,但於有訴

    訟代理人時不適用之。又前開承受訴訟人,於得為承受時,

    應即為承受之聲明。他造當事人,亦得聲明承受訴訟。聲明

    承受訴訟,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院,由法院送達於他造。民

    事訴訟法第168條、第173條前段、第175條、第176條分別定

    有明文。本件訴訟繫屬後,追加被告陳林○○於民國107年8

    月7日死亡,其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等2人;追加被告賴

    ○○於107年12月1日死亡,其繼承人為賴○○、賴○、賴○

    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等5人;追加被告劉○○於108年2月6日

    死亡,其繼承人為戴○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等3人。原告並

    具狀聲明由渠等繼承人承受訴訟,依前開說明,應予准許。

三、次按訴狀送達後,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,但請求

    之基礎事實同一,或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時,追

    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,不在此限,民事訴訟法第

    255條第1項第2、5款定有明文。再不變更訴訟標的,而補充

    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,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,則

    為同法第256條所明定。原告起訴時聲明第1項為:被告陳○

    ○、陳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地號土地,如

    原證1占有位置示意圖所示編號A位置之建物拆除(面積約為

    469.47平方公尺,實際坐落位置及面積以地政機關測量為準

    ),並將土地交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嗣因於訴訟中發見上

    開未辦理保存登記之建物共有6個房屋稅籍,房屋事實上處

    分權應為房屋稅籍登記名義人所有,乃追加劉○○等人為被

    告,並依地政機關測量之結果,將訴之聲明更正為如主文第

    1項所示,依前引法文規定,應予准許。

貳、實體事項:

一、原告主張:

(一)原告為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地號土地(下稱系爭

      土地)之共有人,系爭土地上有未辦理保存登記之房屋即

      門牌號碼臺中市○○區○○路0段000巷0號(下稱系爭建

      物),共有6個房屋稅籍。其中:

    稅籍編號60130343000部分,係登記為陳劉○○所有,陳

      劉○○於78年7月9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區陳○○、陳

      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6人,則稅

      籍編號60130343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區陳○

      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6人

      。

    稅籍編號60130344000部分,係登記為劉○○、蘇○○、

      蘇○○、劉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陳

      ○○等人所有。劉○○於59年5月11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

      人為張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

      ○、林○○、羅○○、羅○○、劉○○、張劉○○、劉○

      ○、劉○○等13人;劉○○於108年2月6日死亡,其全體

      繼承人為戴○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等3人;陳○○於106年

      3月5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

      3人;蘇○○於90年4月19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蘇○○

      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

      賴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

      ○、林蘇○○、蘇○○等16人;賴○○於107年12月1日死

      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賴○○、賴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賴

      ○○等5人;蘇○○於76年2月13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

      蘇江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

      蘇○○、羅蘇○○等8人;陳○○於81年3月7日死亡,其

      全體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

      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王陳○○、葉陳○○、陳○○等14人。陳林○○於107

      年8月7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等2人。

      另蘇○○、蘇○○、陳○○等3人,經戶政機關多方查詢

      ,均無法得知其年籍資料。則稅籍編號60130344000之部

      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劉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張林

      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

      ○、羅○○、羅○○、戴○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、張劉○

      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即劉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陳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

      賴○○、賴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

      ○、蘇○○、林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江○○、蘇○○、蘇

      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羅蘇○○、林

      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

      ○、王陳○○、葉陳○○、陳○○等人。

    稅籍編號60139304000部分,係登記為陳○所有,陳○於

      80年12月29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

      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盧陳○○、張陳○○、陳○○等

      8人。則稅籍編號60139304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

      為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盧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張陳○○、陳○○等8人。

    稅籍編號60139305000部分,係登記為劉○○、陳○○所

      有。則稅籍編號60139305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

      為劉○○、陳○○等2人。

    稅籍編號60139306000部分,係登記為劉○○、陳○○所

      有。陳○○於81年3月7日死亡,其全體繼承人為陳○○、

      陳○○、陳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

      ○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王陳○○、葉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陳○○等14人。陳林○○於107年8月7日死亡,其全體

      繼承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等2人。則稅籍編號60139306000

      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劉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

      陳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陳

      ○○、陳○○、王陳○○、葉陳○○、陳○○等14人。

    稅籍編號60139307000部分,係登記為劉○○所有,劉○

      ○即為事實上處分權人。

(二)系爭建物並無合法權源無權占有系爭土地,爰依民法第76

      7條規定,請求被告、追加被告拆除地上物,並將系爭土

      地返還予原告及全體共有人等語。並聲明:被告及追加被

      告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地號土地,如附圖即

      臺中市雅潭地政事務所鑑測日期107年10月8日土地複丈成

      果圖所示面積473.13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,並將土地交還

      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二、被告則以:

(一)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:系爭土地上之三合院古厝由陳氏祖

      先以自有土地興建至今近百年之久,陳氏家族居住於此代

      代相傳,未曾有任何人提出質疑,被告二人皆因繼承成為

      土地共有人,自非無權、違法占用他人土地。系爭建物由

      家族共同持有等語置辯。並聲明: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

      請均駁回。

(二)追加被告區陳○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陳○○:同意拆除,請求拆除補償費等語。

(三)追加被告陳○○:對於原告請求無意見等語。

(四)其餘追加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場,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

      或陳述。

三、得心證之理由:

(一)原告主張:系爭土地為伊與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、追加被

      告劉○○共有,有土地登記謄本附卷可參。系爭土地上現

      有未辦理保存登記之建物(門牌號碼為臺中市○○區○○

      路0段000巷0號、面積473.13平方公尺),共有6個房屋稅

      籍,稅籍編號60130343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

      區陳○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   等6人。稅籍編號60130344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

      為劉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張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

      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羅○○、羅○○、

      戴○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、張劉○○、劉○○、劉○○即

      劉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蘇○○、蘇

      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賴○○、賴○、賴○○

      、賴○○、賴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林蘇○○

      、蘇○○、蘇江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蘇○○

      、蘇○○、蘇○○、羅蘇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

      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王陳○○、葉陳○

      ○、陳○○等人。稅籍編號60139304000之部分,其事實

      上處分權人為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   、盧陳○○、張陳○○、陳○○等8人。稅籍編號6013930

      5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劉○○、陳○○等2人

      。稅籍編號60139306000之部分,其事實上處分權人為劉

      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林○

      ○、林○○、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王陳○○、葉陳

      ○○、陳○○等14人。稅籍編號60139307000部分,劉○

      ○為事實上處分權人等情,業據原告提出繼承系統表、戶

      籍謄本等為證,並有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豐原分局函覆

      本院之房屋稅籍記錄表、持分人附表及平面圖附卷可考,

      核與原告主張之事實相符,復經本院勘驗屬實,並囑託臺

      中市雅潭地政事務所繪製複丈成果圖(即附圖)在卷可參

      ,且為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及追加被告區陳○○、陳林○

      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所不爭執

      ,而其餘追加被告均於相當期間內受合法之通知,未於言

      詞辯論期日到場,亦未提出書狀加以爭執,本院依調查證

      據之結果,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。

(二)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,得請求返還之

      。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,得請求除去之。民法第767條第1

      項前段及中段定有明文。另各共有人按其應有部分,對於

      共有物之全部雖有使用收益之權,惟共有人對共有物之特

      定部分使用收益,仍須徵得他共有人全體之同意,非謂共

      有人對共有物之全部或任何一部有自由使用收益之權利。

      如共有人不顧他共有人之利益,而就共有物之全部或一部

      任意使用收益,即屬侵害他共有人之權利,最高法院62年

      台上字第1803號判例可資參照。於此情形,共有人得就共

      有物全部,而為所有權之請求。又以無權占有為原因,請

      求占有人返還土地者,如占有人對土地所有權存在之事實

      無爭執,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,土地所有人對其土

      地被無權占有之事實,無舉證之責,而應由占有人就其占

      有乃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,負證明之責,如占有人不能證

      明其占有為正當之權源者,即應認土地所有人之請求返還

      土地為正當。經查,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雖抗辯渠等同為

      土地共有人,系爭建物自非無權占有云云,然並未提出系

      爭土地之原共有人間曾就土地之使用成立分管協議之證據

      ,自無從據以證明渠等或前手確屬有權使用系爭土地如附

      圖所示之特定位置。另被告陳○○、陳○○亦未能提出系

      爭建物係經共有人同意所興建之證據,被告陳○○、陳○

      ○既未能提出任何積極證據以證明渠等就系爭土地之使用

      有何正當權源存在,尚難認此部分抗辯為真實。另追加被

      告區陳○○、陳林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

      ○亦無法舉證渠等就系爭建物占用系爭土地具有合法之權

      源,則請求拆除補償云云,自屬無據,亦無可採。原告主

      張系爭建物無權占有系爭土地等語,即屬可信。

(三)綜上所述,被告及追加被告並未提出足資認定原共有人確

      曾就系爭土地成立由渠等或渠等之被繼承人分管之協議證

      明,亦未提出該未辦理保存登記建物,有何得以合法占有

      使用該位置土地之證據。則原告本於其為系爭土地之共有

      人地位,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、第821條規定,訴請被告

      及追加被告應將系爭建物拆除,並將該部分之土地返還予

      原告及其他共有人,即有理由,爰予准許。

(四)原告陳明願供擔保,請求宣告假執行,核無不合,爰酌定

      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;並依職權宣告被告及追加被告提供

     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。

四、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,因本件事證已臻明確,且與

    判決基礎不生影響,爰不再逐一論述。

五、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:民事訴訟法第78條、第85條第2項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  108    年     6    月    4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事第六庭    法  官  謝慧敏

正本係照原本作成。

如對本判決上訴,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。如

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,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  108    年     6    月    4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書記官  張玉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