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查詢

目錄切換
目錄切換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7年度重訴字第661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原   告 白○○ 

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

複 代理人 高子涵 

 

      林蕙姿 

被   告 李○○ 

      高○○ 

      藍○○(即李○○之繼承人)

 

      李○○ 

共   同

訴訟代理人 侯志翔律師

被   告 李○○ 

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,本院於民國108 年7 月3 日言

詞辯論終結,判決如下:

    主      文

一、被告李○○、李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

    ○○○地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1 所示之地上物拆除,並

    將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二、被告李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○○○○

    ○○○地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2 所示之建物拆除,並將

    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三、被告李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○○○○

    ○○○地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3 所示之建物及地上物拆

    除,並將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四、被告李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○○○○

    ○○○地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4 所示之建物拆除,並將

    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五、被告藍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○○○地

    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5 所示之建物拆除,並將占用部分

    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六、被告高○○應將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○○○○○○○地

    號土地上,如附表一編號6 所示之建物及地上物拆除,並將

    占用部分之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共有人。

七、訴訟費用由被告依附表二所示之比例負擔。

八、本判決第一項至第六項所命給付部分,於原告分別以如附表

    三「原告應供擔保之金額」欄所示金額為各被告供擔保後,

    得假執行。但被告如分別以如附表三「被告應供擔保之金額

    」欄所示金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後,得免為假執行。

    事實及理由

壹、程序部分:

    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,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;訴狀送達後

    ,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,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

    者,不在此限,民事訴訟法第262 條第1 項前段、第255 條

    第1 項第2 款定有明文。查原告於起訴時,原以李○○、李

    ○○、高○○為被告,惟李○○於起訴前已死亡,原告即於

    民國107 年11月20日具狀追加李○○之第一順位繼承人即藍

    ○○、李○○、李○○、李○○為被告,而因李○○之財產

    由藍○○單獨繼承,原告乃於107 年12月11日當庭撤回對李

    ○○、李○○、李○○之訴訟,嗣經本院會同兩造到現場履

    勘後,原告再依土地占用現況,於108 年5 月2 日追加被告

    李○○、李○○。核其性質係基於同一基礎事實,依前開規

    定,自屬適法。

貳、實體部分:

一、原告主張:原告為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 ○000 ○00

    0 地號土地(下分稱301 地號土地、302 地號土地、303 地

    號土地,合稱系爭土地)共有人之一,而系爭土地上有被告

    等之未辦保存登記建物及圍牆、鐵棚等地上物所占用,占用

    部分各如附表一所示,惟被告等並無合法占有權源,原告自

    得依民法第767 條第1 項及第821 條之規定,請求被告等分

    別將建物或地上物拆除,並將占用部分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

    共有人。爰依法提起本訴,並聲明:如主文所示。

二、被告則分別以下詞置辯:

(一)李○○、李○○、藍○○、高○○部分:系爭土地最早之

      共有人為陳○及郭○○,應有部分各2 分之1 ,嗣陳○將

      其應有部分讓與陳○○,郭○○將其應有部分讓與郭○○

      ,郭○○再讓與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

      ○,而被告之先祖向郭家地主租地建屋,雙方早有租賃關

      係存在,由43年、45年間即有郭○○收取租金之收據可證

      ,其後至90年間由郭○○收取租金,郭○○往生後,由郭

      ○○自91年起至100 年止繼續收租,101 年起郭○○不知

      何故未再向被告收取租金,惟在出租人終止租賃契約以前

      ,被告李○○、藍○○、高○○於107 年11月7 日以存證

      信函寄郵政匯票補付租金,郭○○於同年月12日收受,是

      租賃關係並未消滅。又租地建屋契約自郭家祖先時代即已

      存在,迄今已超過60年,若無合法租地建屋關係存在,共

      有人豈有可能容忍至今,郭家子孫間顯就系爭土地之特定

      部分已有分管約定,並將分管部分之土地出租被告,應無

      需全體共有人同意。被告李○○、李○○之父親李○○亦

      為302 、303 地號土地共有人,本於共有人之分管約定,

      於系爭土地建造房屋,李○○往生後,土地應有部分之權

      利由被告李○○繼承,房屋分由李○○、李○○分別繼承

      部分。原告既於107 年10月9 日以買賣取得系爭土地少許

      應有部分,應受系爭土地分管契約及租賃契約之拘束,故

      被告等為有權占用系爭土地。另系爭土地為原告以買賣為

      登記原因取得,其上房屋既有租地建屋契約,被告等應有

      優先承買權,且具有相對物權效力,被告得主張原告之買

      賣契約對其等不生效力,是原告請求拆屋還地並無理由等

      語。並聲明:1 、原告之訴駁回。2 、如受不利判決,願

     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。

(二)李○○部分:祖父李○○向郭家承租系爭土地,租賃關係

      從37年到現在已經70幾年,是口頭約定,沒有書面訂約,

      無租賃期限,郭○○每年都來收取租金,租金每年2 石稻

      子,相當於新臺幣(下同)2,600 元,那時不知道土地共

      有人這麼多。父親李○○於65年間向張姓賣家買302 、30

      3 地號土地應有部分,後來由伊繼承,成為系爭土地之共

      有人,之後伊曾向郭家表示,原有土塊厝要倒了,打算重

      新蓋成磚造房,得到郭○○的同意。被告承租系爭土地,

      有優先承購權,或基於居住長達70幾年而取得地上權等語

      。並聲明:原告之訴駁回。

三、本院得心證之理由:

(一)原告為301 、302 、303 地號(重測前為臺中縣○○鄉○

      ○○○段00000 ○00000 ○000 地號)土地之共有人,被

      告李○○、李○○、李○○、藍○○、高○○分別對門牌

      號碼臺中市○○區○○路○○巷00○00○00○00○00號房

      屋有事實上處分權,被告等之上開未辦保存登記建物及圍

      牆、鐵棚等地上物坐落系爭土地上如附表一所示之位置及

      面積等情,有系爭土地登記第三類謄本、地籍圖謄本、臺

      中縣房屋稅籍紀錄表、登記表及房屋平面圖、臺中市政府

      地方稅務局房屋稅課稅明細表、房屋稅籍證明書、本院勘

      驗筆錄、現場照片、附圖即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108 年

      3 月28日土地複丈成果圖(本院卷一第11頁至第33頁、第

      65頁、第184 頁至第186 頁、第191 頁至第208 頁、卷二

      第6 頁至第12頁、第36頁)在卷可稽,且為兩造所不爭執

      ,堪信為真。是被告等確有使用系爭土地如附表一所示部

      分無訛。

(二)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,得請求返還之

      ;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,得就共有物之全部為本於所有權

      之請求。但回復共有物之請求,僅得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

      為之,民法第767 條第1 項、第821 條定有明文。次按以

      無權占有為原因,請求返還土地者,占有人對土地所有權

      存在之事實無爭執,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,占有人

      應證明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(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

      第1120號判決意旨參照)。本件原告既為系爭土地之共有

      人,自得本於所有權之作用,為全體共有人之利益,行使

      系爭土地遭占有之回復請求。被告等既辯稱有合法占有使

      用權源,自應由被告就此部分事實,負舉證責任。

(三)被告李○○、高○○、藍○○、李○○雖以:其等之先祖

      向地主租地建屋,就系爭土地有不定期租賃契約,該契約

      關係由其等輾轉繼承,且先後支付租金予郭○○、郭○○

      、郭○○,為有權占有系爭土地等語為辯,並提出繳納租

      金之收據、存證信函暨郵政匯票、回執(本院卷一第98頁

      至第113 頁)為證。惟查,自上開收據以觀,其內容僅記

      載日期、金額及簽名,尚無從據此得知該金額與系爭土地

      之占有使用間有何關連性。且參系爭土地之歷來所有權人

      中,並無郭○○、郭○○2 人,此有系爭土地登記簿手抄

      本(本院卷一第123 頁至第150 頁)在卷可佐,足見上開

      2 人並非系爭土地之共有人,其等是以何等身分有權就系

      爭土地與被告訂立租賃契約並收取租金,已有可疑。縱以

      郭○○係自郭○○處取得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,而推論郭

      ○○與郭○○為同一人,然郭○○、郭○○先後皆僅為系

      爭土地共有人之一,該2 人又如何能代表全體共有人與被

      告等訂立租賃契約,並代為收取租金,亦非無疑。且郭○

      ○已於另案即本院107 年度訴字第3466號拆屋還地事件審

      理中證稱:於90年至100 年間,我向302 、303 地號土地

      上之住戶李○○等4 人收取的款項是不當得利,不是租金

      ,因為我沒跟他們簽訂租約。在此之前是姑母郭○○、身

      分證上好像是寫郭○○去收錢,在姑母把土地移轉給我之

      後,有帶我去見那些住戶,並告訴我這邊有錢可以收,但

      她沒有說明原因,所以在姑母過世後,換成我去收錢。我

      收到的錢沒有分給其他郭姓親戚,親戚也不知道我有向住

      戶收錢等語,此有該案言詞辯論期日筆錄(本院卷二第40

      頁至第42頁背面)附卷可參。足見郭○○或郭○○與被告

      間並無租賃關係存在,郭○亦未受其他土地共有人之委

      託,而代表全體共有人與被告或其等之前手訂立租賃契約

      ,並代為收取租金,郭○○向被告等收取之款項,應係就

      其應有部分無法使用、收益所收取之補償金,即相當於租

      金之不當得利損害賠償。是即便被告等確有定期交付款項

      予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,亦無從證明其等間有租賃關

      係存在。被告此部分所辯,要無可採。

(四)被告李○○、高○○、藍○○、李○○又辯稱:郭○○、

      郭○○將系爭土地特定部分出租予被告等建屋,其他共有

      人超過60年不曾異議,可證共有人間就系爭土地有分管約

      定,郭○○、郭○○所為出租行為無需全體共有人同意等

      語。惟郭○○或郭○○與被告間並無租賃關係存在乙節,

      已如前述,則土地共有人間有無分管約定,均不影響本件

      之認定。況且,按所謂默示之意思表示,係指依表意人之

      舉動或其他情事,足以間接推知其效果意思者而言,若單

      純之沉默,則除有特別情事,依社會觀念可認為一定意思

      表示者外,不得謂為默示之意思表示(最高法院29年上字

      第762 號判例意旨參照),被告等係以系爭土地共有人單

      純沈默之情事,推論其等有為分管之默示意思表示,而非

      經共有人於何時有任何舉動或其他特別情事,足以間接推

      知約定分管契約。是被告此部分所辯,亦無可採。

(五)被告李○○另辯稱:其占用系爭土地居住長達70幾年,應

      已取得地上權等語。惟按占有土地建築房屋,有以無權占

      有之意思為之,有以所有之意思為之,有以租賃或借貸之

      意思為之,非必皆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而占有,故如主張

      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而占有者,應負舉證責任(最高法院

      86年度台上字第930 號裁判參照)。本件被告李○○僅泛

      言其長年占用系爭土地,應依時效取得地上權云云,然未

      就其本身或前手如何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而占有系爭土地

      ,盡其舉證責任,且迄今未為地上權登記,其所辯自不足

      採。

(六)則被告等使用系爭土地既無合法權源,則原告主張被告等

      無權占有系爭土地乙節,應屬真實。從而,原告依所有物

      返還請求權之法律關係,請求被告等將占用系爭土地如附

      表一所示之房屋及地上物拆除後,將土地返還原告及全體

      共有人,即屬有據。

四、綜上所述,原告依第767 條第1 項、第821 條規定,請求被

    告等分別將占用系爭土地如附表一所示部分之房屋及地上物

    拆除,並將上開範圍之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及全體共有人,

    為有理由,應予准許。

五、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,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,經核

    尚無不合,本院審酌系爭土地每平方公尺107 年度公告現值

    均為7,500 元,依此計算,被告所占用面積乘以上開公告現

    值,即為所占用系爭土地價值乙節,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

    額准許之。

六、本件事證已臻明確,被告雖另聲請調閱302 、303 地號土地

    重測前地號之歷次異動索引,及郭○○、郭○○之戶籍資料

    ,以證明系爭土地歷次所有權人為何,及被告等有租地建屋

    關係存在,然被告就系爭土地並無合法占有權源乙節,業據

    本院認定如前,且依卷附系爭土地登記簿手抄本,已可知歷

    來所有權人變動情形,並無調閱異動索引之必要。而被告聲

    請調取戶籍資料,目的僅為進一步證明郭○○、郭○○是否

    為土地共有人,但被告既未能陳報該2 人之年籍資料,亦無

    法說明該2 人以何等身分,而與被告間又有何關係存在,自

    無再行調查之必要。兩造其餘主張及攻防方法,亦經審酌,

    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,爰不逐一論述,併此敘明。

七、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:民事訴訟法第78條、第85條第1 項但

    書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 108    年    7     月    31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事第六庭  法  官   楊珮瑛

 

正本係照原本作成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如對本判決上訴,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。如

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,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 108    年    8     月    1 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書記官   紀俊源

 

附表一:
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┐

│編號│ 被  告 │占用土地如附│ 面積 │   說明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圖之佔用(暫│(㎡)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編)地號    │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1  │李○○、│301 (1)      │  0.46│圍牆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李○○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1)      │  0.59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2  │李○○  │302 (2)      │  2.63│建物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3)      │ 65.65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1)      │  9.23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1 (4)      │  3.71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6)      │ 80.8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3  │李○○  │301 (3)      │ 20.57│鐵棚及建物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4)      │  3.84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5)      │ 68.97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5)      │ 18.69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   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9)      │ 37.39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4  │李○○  │301 (6)      │  3.98│建物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7)      │191.38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8)      │ 38.5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2)      │ 14.56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9)      │ 11.46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3)      │ 76.26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(10)      │  0.44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4)      │ 17.28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5  │藍○○  │303 (8)      │133.43│建物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      │ 69.84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7)      │ 42.44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  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      │ 19.6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(10)      │  7.08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2       │ 15.41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      │  1.35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 6  │高○○  │302       │  0.67│建物及圍牆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      │430.65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├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┤          │

│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│303       │  0.98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┘

附表二:
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編號│ 被  告 │訴訟費用負擔比例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1  │ 李○○ │百分之十一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2  │ 藍○○ │百分之二十一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3  │ 高○○ │百分之三十一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4  │ 李○○ │百分之二十五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5  │ 李○○ │百分之十二      │
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附表三:
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主文│ 被  告 │原告應供擔保之│被告應供擔保之│

│項次│        │金額(新臺幣)│金額(新臺幣)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1  │李○○、│      2,600 元│      7,875 元│

│    │李○○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2  │李○○  │    410,000 元│  1,215,150 元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3  │李○○  │    370,000 元│  1,120,950 元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4  │李○○  │    880,000 元│  2,653,950 元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5  │藍○○  │    720,000 元│  2,168,625 元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6  │高○○  │  1,080,000 元│  3,242,250 元│
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