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查詢

目錄切換
目錄切換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 106年度訴字第322號

原   告 王○○

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

複 代理人 胡玉龍

被   告 郭○○

 

 

 

被   告 洪○○

 

訴訟代理人 洪○○

被   告 財政部國有○○○

 

法定代理人 曾○○

訴訟代理人 趙○○

      吳○○

複 代理人 李○○

      鄧○○

      孫○○

被   告 郭○○

訴訟代理人 郭○○

被   告 陳○○

 

      陳○○

      陳○○

兼 上三人

訴訟代理人 郭○○

上 一 人

訴訟代理人 陳○○

複 代理人 劉○○

被   告 郭○○

      郭○○

      郭○○

      郭林○○(即郭○○、郭○○之承受訴訟人)

 

      郭○○(即郭○○之承受訴訟人)

 

兼 上二人

訴訟代理人 郭○○(即郭○○之承受訴訟人)

 

上十一人共同

訴訟代理人 劉喜律師

複 代理人 劉○○

被   告 游郭○○住臺中市○區○○路000巷0○0號3樓

訴訟代理人 郭○○

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等事件,本院於民國108 年6 月25日言

詞辯論終結,判決如下:

    主      文

一、兩造共有坐落於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 地號土地(面積:

    73636.25平方公尺)准予分割,分割方法如附圖即臺中市大

    甲地政事務所民國107 年11月2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,即編號

    A 部分(面積:2500平方公尺)分歸原告取得;編號B 部分

    (面積:14031.03平方公尺)分歸被告財政部國有○○○取

    得;編號C 部分(面積:11692.52平方公尺)分歸被告郭○

    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游郭○○、郭林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

    ○取得,並按附表一所示之原應有部分比例維持共;編號D

    部分(面積:36382.33平方公尺)分歸被告郭○○、陳○○

    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郭○○取得,並按附表一所示原應有部

    分比例維持共有;編號E 部分(面積:2722.02 平方公尺)

    分歸被告洪○○取得;編號E 部分(面積:2722.02 平方公

    尺)分歸被告郭○○取得;編號F 部分(面積:2827.26 平

    方公尺) 分歸原告郭○○取得;編號G 部分(面積:3481.0

    9 平方公尺)由兩造按附表一所示之原應有部分比例繼續維

    持共有。

二、兩造間應互為補償之金額如附表三所示。

三、訴訟費用由兩造各按附表一「訴訟費用之負擔」欄位所示之

    比例負擔。

    事實及理由

甲、程序方面:

一、按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,或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終結者

    ,於訴狀送達後,原告仍得為訴之追加,民事訴訟法第255

    條第1 項第2 款、第7 款定有明文。本件原告起訴時,訴之

    聲明原為:請求就原告及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、中華民國(

    管理人:財政部國有○○○)、洪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

    陳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游郭○○及陳

    ○○等14人共有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000 地號土地(面

    積:73636.25平方公尺,使用分區:一般農業區,下稱系爭

    土地)准予分割(見本院卷(一)第7 頁);嗣因被告郭○○於

    民國105 年3 月5 日死亡,原告於106 年2 月23日以民事追

    加被告暨更正聲明狀,撤回對郭○○之起訴,追加其繼承人

    郭林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(嗣已死亡,如後所述)、郭○

    ○4 人為被告,並將訴之聲明變更(見本院卷(一)第63至64頁

    );核此未變更訴訟標的,且請求之基礎事實相同,亦不甚

    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,於法並無不合,應予准許。

二、按公有財產撥給各國家機關使用,不論其名義為國有或地方

    自治團體所有際上均由使用機關行使所有人之權利,實務上

    向准由管領機關起訴,代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主張所有權人

    之權利(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040號判決意旨參照)。

    查筆系爭土地應有部分1/5 ,登記所有權人為中華民國,管

    理機關為被告財政部國有○○○,有土地登記第三類謄本在

    卷可憑(參見本院卷(一)第135417頁),被告財政部國有○○

    ○自得代中華民國主張所有權人之權利應訴,而有當事人能

    力,併予敘明。

三、按當事人死亡者,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、遺產管理人或其他

   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;民事訴訟

    法第168 條至第172 條及第174 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,於得

    為承受時,應即為承受之聲明;他造當事人,亦得聲明承受

    訴訟,民事訴訟法第168 、175 條分別定有明文。被告郭○

    ○在原告追加起訴後,於107 年7 月6 日死亡,其繼承人為

    母親郭林○○,並由被告郭林○○承受訴訟於107 年7 月20

    日具狀承受訴訟,並已於107 年11月30日辦理繼承登記完畢

    ,此有戶籍謄本及繼承系統表(見本院卷(一)第237 至238 、

    241 、242 頁)及土地謄本(見華聲科技不動產估價師事務

    所報告書),是以符合前揭規定,自應予准許。

四、被告郭○○、洪○○、游郭○○經合法通知,未於言詞辯論

    終結日到場,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,爰依

    原告之聲請,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。

貳、實體方面:

一、原告主張:

  (一)緣系爭土地登記為原告及原共有人郭○○、郭○○、財政部

    國有○○○、洪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郭○○(

    業於105 年3 月5 日死亡) 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游

    郭○○及陳○○等14人共有(應有部分詳如附表一所示)。

    原共有人郭○○於起訴前死亡,由其繼承人為郭林○○、郭

    玫秀、郭○○、郭○○等4 人,繼承郭○○就系爭土之應有

    部分,該4 人於本件訴訟進行中辦理繼承登記完畢(見本院

    卷(一)第208 至211 頁),嗣後被告郭○○亦於107 年7 月6

    日死亡,由被告郭林○○承受訴訟。系爭土地依其使用目的

    並無不能分割之情事,且兩造未定有不分割之特約;另依照

    土地登記謄本之記載編定為「一般農業區」之「農牧用地」

    ,屬農業發展條例所稱之耕地,其分割應受同條例第16條第

    1 項之限制,系爭土地面積為73636.25平方公尺,其上無建

    物,除少部分土地平坦外,其餘位置土地,均屬陡峭之雜木

    林。又原告起訴時就系爭土地原主張為變價分割,嗣因被告

    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於107 年9 月20

    日當庭提出分割方案(即本院卷(二)第11頁,亦即本院卷(二)第

    26頁之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107 年11月27日複丈成果圖,

    下稱乙方案),原告同意此方案,並依據依民法第823 條第

    1 項、第824 條第2 項之規定請求系爭土地准予分割等語。

  (三)並聲明:請求就系爭土地准予分割,分割方案如臺中市大甲

    地政事務所107 年11月2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。

二、被告方面:

  (一)被告洪○○:

    我在系爭土地上有棚架種植金瓜,現在休耕中,對於被告郭

    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人提出之乙方案

    ,沒有意見等語(見本院卷(一)第85頁、卷(二)第6 頁反面) 。

  (二)被告游郭○○:

    請求原物分割,願與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林○

    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等人分配在一起,並維持共有關係等語

    (見本院卷(一)第114 頁) 。

  (三)被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:

    我們在其上沒有建物,也沒有種植;而附圖所示被告郭○○

    等12人提出之分割方案,將我們分配在C 的位置,因土地均

    為陡峭之山坡地,地上物現況為雜木林,原告及其餘被告均

    表示將來鋪設5 米通行道路之可能性不大,明顯不利於被告

    財政部國有○○○後續管理及規劃處分利用;又附圖所示之

    分割方案,分割後可能土地有價差,若採此分割方案,我們

    認為應就地形地勢所造成之價值差異補償其他共有人等語(

    見本院卷(一)第85頁、第219 、222 頁) 。

  (四)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郭○○、郭林○○

    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:

  1.系爭土地上有一層樓房子、一個涼亭,有一座墳墓(郭○○

    之父親),被告等人在系爭土地上均沒有建物居住。系爭土

    地於88年6 月16日係由郭重桓、邱仙吉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

    中華民國(管理人:財政部國有○○○)、郭○○、洪○○

    等7 人所共有,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第4 款規定

    ,即於89年1 月4 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施行前已具有共有關

    係,雖部分共有人因繼承、買賣、贈與等原因移轉土地應有

    部分所有權,但共有關係未曾中止或消滅,故系爭土地之分

    割應不受同條項本文之限制,並於107 年4 月3 日提出如分

    割方案(見本院卷(一)第202 頁,亦即本院卷(一)第213 頁之臺

    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107 年4 月23日複丈成果圖,下稱甲分

    割方案)。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游郭○○同意甲方案等語

    (見本院卷(二)第6 頁正、反面)。

  2.另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5 人對

    於鑑定報告有不同意見,2 份鑑定報告鑑定基礎不一,被告

    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5 人既以實物

    分割,無庸補償現金予其他共有人,且因現收入不高,甚至

    無收入,無法補償其他共有人,若命為價金補償,恐造成不

    公平之狀況等語(見本院卷(一)第175 頁至第176 頁、第180

    頁、第199 頁至第200 頁) ,並於107 年9 月20日當庭提出

    分割方案(即乙分割方案,見本院卷(二)第26頁之臺中市大甲

    地政事務所107 年11月27日複丈成果圖)。

  (五)被告郭○○:

   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,亦未提出答辯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

    。

三、本院之判斷:

  (一)按各共有人,除法令另有規定外,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。

   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,不

    在此限。民法第823 條第1 項定有明文。次按共有物之分割

    ,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。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,或

    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,法院得

    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,命為分配:一、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

    人。以原物為分配時,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,得

    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。民法第824 條第1 項至第2

    項第1 款本文、第4 項亦定有明文。查,系爭土地為兩造共

    有,共有人應有部分詳如附表所示之應有部分,系爭土地之

    使用分區編定為一般農業區,使用地類別為農牧用地,有兩

    造不爭執之土地登記謄本、地籍圖等文件在卷可憑(見本院

    卷(一)第13至17頁)。又系爭土地,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(系

    爭土地是否有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之適用部分,詳後所述)

    ,兩造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,復不能以協議定分割之方法,

    均為兩造所是認,則原告請求法院判決分割,自無不合,應

    予准許。

  (二)系爭土地是否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?

  1.按每宗耕地分割後,每人所有面積未達0.25公頃者,不得分

    割。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不在此限:…三、本條例89年1

    月4 日修正施行後所繼承之耕地,得分割為單獨所有。四、

    本條例89年1 月4 日修正施行前之共有耕地,得分割為單獨

    所有。前項第3 款及第4 款所定共有耕地,辦理分割為單獨

    所有者,應先取得共有人之協定或法院確定判決,其分割後

    之宗數,不得超過共有人人數。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

    第3 款、第4 款、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。

  2.查,系爭土地編定為一般農業區之農牧用地,非屬都市計畫

    區範圍之土地,核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 條第11款之耕地,有

    土地登記謄本、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06 年2 月10日中市

    都計字第1060020956號函文、臺中市政府地政局106 年2 月

    16日中市地劃一字第1060005196號函文、臺中市大甲地政事

    務所106 年2 月9 日甲地二字第1060001019號函文等在卷可

    佐證(見本院卷(一)第13、24、26、30、140 至143 頁)。又

    依卷附之系爭土地地籍異動索引資料、手寫土地謄本(見本

    院卷(一)第144 至161 、162 至171 、178 頁),可知系爭土

    地於89年1 月4 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施行前即屬共有耕地,

    於88年6 月16日已由訴外人郭○○(即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

    、郭○○、游郭○○之父親,為被告郭林○○之公公,被告

    郭○○、郭○○之祖父) 、邱○○、郭○○、被告郭○○、

    郭○○、財政部國有○○○、洪○○共7 人所共有,應有部

    分各為5 分之1 、5 分之1 、50000 分之6045、5 分之1 、

    50000 分之2015、5 分之1 、5000分之194 ,系爭土地符合

    前揭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但書第4 款之規定,不受同

    條第1 項本文分割後每人所有面積未達0.25公頃不得分割之

    限制;又依同條第2 項,系爭土地可經由法院確定判決辦理

    分割為單獨所有,惟分割後之宗數,不得超過原共有人人數

    ,即不得超過7 宗。

  3.次查,系爭土地於89年1 月4 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施行後,

    郭○○之繼承人即訴外人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楊○○

    91年2 月4 日因繼承取得郭○○就系爭土地之上開應有部分

    ;郭○○之繼承人即訴外人郭○○、郭○○、被告郭○○、

    郭○○、郭○○、游郭○○於99年7 月28日因繼承取得郭○

    ○就系爭土地之上開應有部分;系爭土地於89年1 月4 日後

    發生繼承之情形,符合前揭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但書

    第3 款之規定,故系爭土地之分割不受同條第1 項本文分割

    後每人所有面積未達0.25公頃不得分割之限制。

  (四)又按裁判分割共有物,屬形成判決,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方

    法,固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、共有物之性質、經濟效用及全

    體共有人之利益等,而本其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配,

    但並不受當事人聲明、主張或分管約定之拘束(最高法院93

    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裁判要旨參照);再按共有物分割應審

    酌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,各共有人之意願,各共有人間有

    無符合公平之原則及整體共有人之經濟利益等因素為通盤之

    考量,以求得最合理之分割方法。經查:

  1.系爭土地其上大部分為果樹及雜草,最靠近系爭土地的道路

    為外埔區新六分路,與系爭土地距離約700 公尺,系爭土地

    上有被告陳○○、郭○○2 家祖先墳墓;在被告郭○○於勘

    驗現場時提出之現況概圖上(即本院卷(一)第98頁),有標示

    房子2 間,一處為磚造鐵皮屋頂,一處為鋼構鐵架,此2 間

    房子是被告郭○○之父親所蓋,由被告郭○○、郭○○一起

    使用,被告郭○○表示其父親將來退休後將使用系爭土地及

    上開房子;現況概圖上有一條標示為「道」,為在地號240

    號土地上之道路,據被告郭○○訴訟代理人表示,為被告郭

    ○○所開,可與系爭土地連接之柏油路相通,另有一條標示

    為「既成道路」,為在地號228 號土地上之道路等情,業經

    本院會同兩造及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到場履勘測量,並有

    現場照片本院106 年4 月17日、5 月15日勘驗筆錄、現況概

    圖、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測繪之106 年7 月14日土地複丈

    成果圖等在卷可稽(見本院卷(一)第22、97至98、127 、133

    頁),並為兩造所不爭執,上開事實堪信為真實。

  2.又系爭土地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 項第3 款及第4 款

    規定,其分割後土地宗數如未超過7 筆,即未超過該條例修

    正前共有人數(按:系爭土地在農業發展條例施行前原共有

    人為郭○○、邱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郭○○、中華民國

    、洪○○共7 人)之情況下,被告等11人(訴訟代理人劉喜

    律師代理)於107 年4 月3 日提出如甲分割方案,另被告郭

    ○○、郭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、陳○○等5 人於107 年9

    月20日提出乙分割方案,原告嗣亦同意乙分割方案,故本件

    目前僅有甲分割分案、乙分割方案;又甲、乙分割方案於分

    割後之筆數7 筆,尚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2 項之規定

    ,2 分割方案僅對於部分被告分得位置不同,即被告洪○○

    、郭○○分得之位置均相同,乙分割方案就原告及財政部國

    有○○○分得之位置挪移至西側、靠近既成巷道,將被告郭

    ○○等5 人、被告郭○○等7 人分得位置往東側順移,各被

    告所分得之位置均得自編號G 部分(由兩造依附表所示原應

    有部分比例維持共有) 之道路出入,另本院將甲分割分案、

    乙分割方案委請不動產估價師就兩造分別取得之土地,臨路

    情況及位置各有不同,其價值自有差異等情為鑑定,甲分割

    方案應補償之人及受補償之人、金額,較乙分割方案應補償

    之人及受補償之人、金額較多(詳如附表二所示),甲方割

    方案嗣後因被告郭林○○繼承郭○○之應有部分,以致原委

    請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之鑑定報告鑑定基礎,與客觀事實有

    異,無法憑採,且多數被告同意或對於乙分割方案無意見,

    故本院經上開甲、乙分割方案之優劣點分析後,認以附圖所

    示之乙分割方案較可採,較有利於系爭土地之整體利用及符

    合社會經濟效益,核屬允當。

四、綜上所述,本院斟酌系爭土地共有之性質、使用現況、多數

    共有人之意願、分割後之經濟效用,並兼顧全體共有人之利

    益均衡等情事,認應依如附圖即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107

    年11月2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之分割方法(即被告郭○○

    等5 人所提之乙分割方案) 為分割,較為合理及公平適當,

    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。

五、又按「共有物原物分割而應以金錢為補償者,倘分得價值較

    高及分得價值較低之共有人均為多數時,該每一分得價值較

    高之共有人即應就其補償金額對於分得價值較低之共有人全

    體為補償,並依各該短少部分之比例,定其給付金額,方符

    共有物原物分割為共有物應有部分互相移轉之本旨」(最高

    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65號、90年度台上字第2214號判決意旨

    參照)。查系爭土地經分割,兩造分別取得之土地,臨路情

    況及位置各有不同,其價值自有差異,自應互為找補。經本

    院將上開乙分割方案送請華聲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鑑定各共

    有人分得土地位置,以目前市價情形,其各自價值及各應找

    補金額多少?經該事務所依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估算、執行

    、製作,以比較法、土地開發分析法為主要評估方式,綜合

    考量決定勘估標的分割後土地最適市場價格作成鑑定報告(

    詳見估價報告書),並說明兩造分割後所取得土地價值及互

    為找補金額如附表三所示之,有該所不動產估價報告書在卷

    可按,核屬客觀可採。是本院審酌該鑑定意見,認兩造應補

    償如附表三所示之金額,爰判決如主文第2項所示。

六、本件事證已臻明確,兩造其餘攻擊、防禦方法,與本件判決

    結果並無影響,爰不逐一論述,附此敘明。

七、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: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 108    年    8     月    8 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事第三庭    法  官  吳昀儒

一、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。

二、如不服本判決,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,向本院提出上訴狀

    (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),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

    ,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。

三、提起上訴,應以上訴狀表明(一)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,

   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,(二)上訴理由(民事訴訟法第44

    1 條第1 項第3 款、第4 款),提出於第一審法院。
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 108     年    8     月    8     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書記官  許國慶

 

附圖:臺中市大甲地政事務所107 年11月27日之土地複丈成果圖

 

附表一:共有人姓名、應有部分、訴訟費用負擔之比例

┌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編號│共有人姓名  │應有部分比例  │訴訟費用之負擔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   │王○○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2 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9441/200000   │1/5 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3   │陳○○      │16232/200000  │16232/200000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4   │陳○○      │16231/200000  │16232/200000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5   │陳○○      │16231/200000  │16231/200000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6 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46045/200000  │46045/200000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7 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8 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9 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0  │游郭○○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1/30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1  │郭林○○    │2/120         │2/120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2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1/120         │1/120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3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1/120         │1/120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4  │財政部國有○│1/5           │1/5 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 │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5  │洪○○      │194/5000      │194/5000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16  │郭○○      │2015/50000    │2015/50000    │

└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 

附表二: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增減差額分析表(單位:新臺幣)

┌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 共有人 │  分割價值    │  持分價值    │  增減差額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王○○ │ 486萬4171元  │ 452萬1873元  │ +34萬2298元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財政部國│ 2710萬645元  │2713萬1237元  │ -3萬592元  │

│有○○○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451萬6772元  │ 452萬1873元  │ -5101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451萬6773元  │ 452萬1873元  │ -5100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451萬6773元  │ 452萬1873元  │ -5100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游郭○○│ 451萬6773元  │ 452萬1873元  │ -5100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郭林○○│ 225萬8386元  │ 226萬936元   │ -2550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112萬9194元  │ 113萬468元   │ -1274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112萬9194元  │ 113萬468元   │ -1274元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636萬9254元  │ 640萬3650元  │ -3萬4396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陳○○ │ 1095萬718元  │1100萬9856元  │ -5萬9138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陳○○ │ 1095萬718元  │1100萬9856元  │ -5萬9138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陳○○ │ 1095萬718元  │1100萬9856元  │ -5萬9138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3106萬3690元  │3123萬1446元  │ -16萬7756元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洪○○ │ 530萬9245元  │526萬3460元   │ +4萬5785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郭○○ │ 551萬4512元  │546萬6944元   │ +4萬7568元 │
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┤

│ 合  計 │13565萬6186元 │13565萬6186元 │      0     │

└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┘

註:"+"表示分割價值大於持分價值應付補償

    "-"表示分割價值小於持分價值應受補償

 

附表三:系爭土地之各共有人間相互補償金額配賦表(單位:新

         臺幣)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┐

│應付金額        │  王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洪○○      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 │合計      │

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(+34 萬2298元)│(+4萬5785元)│(+4萬7568元)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│應受補金額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財政部國有○○○│  24萬037元     │   3215元     │  3340元      │3 萬592 元│

│(-3萬592元)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   郭○○      │  4008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536元      │  557元       │5101元    │

│(- 5101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   郭○○      │  4007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536元      │  557 元      │5100元    │

│(- 5100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   郭○○      │  4007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536元      │  557元       │5100元    │

│(- 5100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游郭○○      │  4007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536元      │   557元      │5100元    │

│(- 5100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  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林○○      │  2004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268元      │   278元      │2550元    │

│(- 2550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1001元        │   134元      │   139元      │1274元    │

│(-1274 元)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1001元        │   134元      │   139元      │1274元    │

│(-1274元)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2萬7025 元    │   3615元     │   3756元     │3 萬4396元│

│(-3萬4396元)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4萬6466元     │   6215元     │   6457元     │5 萬9138元│

│(-5萬9138元)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陳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4萬6463元     │   6215 元    │   6457元     │5 萬9135元│

│(-5萬9135元)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陳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4萬6463元     │   6215 元    │   6457元     │5 萬9135元│

│(-5萬9135元)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 郭○○        │  13萬1809元    │   1 萬7630元 │  1 萬8317元  │16萬7756元│

│(-16 萬7756元)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│
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┤

│   合計         │  34萬2298元    │   4萬5785元  │  4萬7568元   │43萬5651元│
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┘